建筑模壳施工支撑体系的组成:支撑由钢制底托、角钢及木楞组成。先立门式脚手架,将梁、板底模板用钢制底托托住并用木楔塞紧梁底木楞,木楞两侧固定通长角钢各1根,其上部高度恰好控制在
塑料模壳底沿,
塑料模壳扣放于角钢上,以便早拆
塑料模壳。拆模时先打出螺栓,拆下角钢、底模,保留肋梁支撑。主龙骨是确保楼板肋梁平整的关键,龙骨由木方刨光而成。当基层为楼板时,门式钢管支撑应铺设在50×100mm的通长木方或槽钢上,确保受力均匀。
建筑模壳安装前涂刷水溶性脱模剂,
塑料模壳结构安装缝隙可钉塑料条或橡胶条,以防漏浆。浇筑砼时不宜集中下料,以免
塑料模壳因受过大冲击力而破损,
塑料模壳施工荷载不得过大。砼终凝后应及时进行养护,防止因水分蒸发而产生裂缝。拆模一般分二次拆模。待砼强度达到10Mpa方可拆除
塑料模壳。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方可拆除支柱,但大跨主梁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99%。拆除方法是用1根φ14、长1250px的小橇棒橇动内部的角钢框(不能直接撬
塑料模壳)即可下落,
塑料模壳可周转使用,最后拆除主龙骨与支撑系统。
密肋楼盖建筑模壳是近年来为适应大跨度空间建筑的需要,在借鉴国外先进设计和施工经验的基础上产生并逐步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新型结构体系,同普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相比,在同等条件下能有效的节约混凝土30%~50%,节约钢材40%,空间利用率提高20%,并大大减轻了楼板自重,提高了承载力。
建筑模壳须由底到顶连续设置,同时在水平方向设水平剪刀撑。待砼强度达到10Mpa方可拆除
模壳。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方可拆除支柱,但大跨主梁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100。长拆除方法是用1根φ14、50cm的小橇棒橇动内部的角钢框不能直接撬
模壳即可下落,
模壳可周转使用,然后拆除主龙骨与支撑系统。放置
模壳后,微调丝杆,先用眼观测水平,再用水准仪检测,使
模壳间的水平误差小于2mm。用φ48钢管拉纵横水平杆,纵向水平杆可固定和调整龙骨间距,水平杆是确保各支柱的稳定和刚度的先决条件。沿纵长方向设剪刀撑